从战争岁月到和平年代,看重庆防空洞的前世今生 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获奖作品展映
作品名称:《防空洞里的叙事诗》
获奖情况:三等奖
(资料图片)
作品主创:王宏霞、武慧宇、李云鹏、成谊峰、成妮、杨思函
所属高校:四川外国语大学
110 多万平方米,1200 余个防空洞,从热气腾腾的火锅店到十里飘香的酒窖,每天几十万人往来穿梭,这些曾经见证了风雨飘摇的防空洞,如今已逐渐隐匿于山城人家的日常之中。
1938 年 2 月到 1943 年 8 月,侵华日军对重庆实施了长达 5 年半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期间日军出动约 9000 余架次飞机,进行不少于 218 次轰炸,投弹数超 11500 枚,造成至少 17600 栋房屋被毁,10000 名平民遇难,这段历史资料至今在重庆建川博物馆依然可见,而建川博物馆也是全国的首个由防空洞聚落组成的洞穴抗战博物馆。
旅游景区、酒吧餐饮、加油站、博物馆……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防空洞,如今已然悄悄转身,以一种现代方式融入山城人的日常生活,而致力于防空洞保护和利用的管理者经营者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重庆历史,铭记民族创伤。
《防空洞里的叙事诗》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电影作品征集三等奖获奖作品。影片聚焦于重庆街头防空洞的前世今生,通过防空洞的历史变化,折射整个重庆的城市发展。" 防空洞代表的绝不仅仅是重庆的过去,更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情感承载 ",主创团队同学们希望借由影片让更多观众了解防空洞背后的历史故事,呼吁广大青年时刻铭记过去,珍惜当下,共创未来。
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联合主办,文汇报社承办的第六届 " 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电影作品征集 " 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全国高校和青年学子的积极响应,反响热烈,共收到来自全国 30 个省 694 所高校投稿作品 2116 件。经评选,最终 108 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并获奖。
文 / 编辑:郝新莉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