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候鸟”老人在“塞北江南”安家|水润中国
(资料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在宁夏引黄古灌区寻访的途中,我遇到了一对到黄河大峡谷游玩的老年夫妇。他们来自北京,几年前跟随女儿的脚步到银川安了家,说着地道的京腔,是那种一听就很“北方”的口音。
和多数北方游客喜欢南方有所不同,这对夫妇虽然去过很多热闹、有风有海的地方,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北方安家。
老人告诉我,他觉得,目前许多“候鸟”老人之所以往南飞,无非是因为怕冷。北方的冬天干燥、寒冷,有很多东西都留不住。
但是,人的身体应当是冷暖自知的,该冷的时候就冷,该温暖的时候,就让它自我适应,而不是一整年或者一直都活在一种“春暖花开”的环境当中,那其实也并不见得是一种好的状态。
他们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于生活和环境的看法,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比如,在西北安家,并不意味着就是一股“逆流”。相反,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包括青铜峡灌区在内的宁夏平原许多地方,既有人间烟火,也有秀丽山河。韦桥村村民袁东江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农民”,他的儿子,在县城里买了房子,住进了高楼,两个孙子才刚出生不久,他这个爷爷,时不时地要去帮着照看一下。
可是,他有着一股“老牛”般的倔劲。不习惯住高楼里,他说,平时买个菜都要去市场,在楼下休闲娱乐吧,基本上也都不是很熟识的人,因此,他念叨村里的房子好,土地好,生活的自由度更高。平时在院里的菜畦里,种上些番茄、韭菜、小葱之类的,浇浇水,施施肥,想要吃的时候,直接摘一小把,就能够自给自足。有亲戚朋友来串门儿,家里的房间也足够大,“我平时一个人住在院子里,足够了,咱们的要求也不高。”
这些小细节,也许就是“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某个缩影,而真正需要去细品的,则是人对于生活的态度。
历史走向与文化延伸,是一个漫长而久远的过程,四季变换,斗转星移,以农为本的中国,经历了传统农耕时代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但是,在宁夏平原,却将大江大河、湿地荒漠一起容纳了进来,它的包容性,造就了落日孤烟和川流不息。和黄河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经历过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最终成为了他们的气质,或者说是品格,谱写出“一半江南一半荒漠”的传奇。